
期刊简介
本刊是以微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技术创新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反映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中最新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微生物学报》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文摘刊物和数据库收录,是我国最早被世界最大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ARS"作为医学主题词标引的5个中文期刊之一,该刊发行和交换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被评为优秀科技期刊,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好评。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报道内容:我国普通微生物学,工业 、农业、医学、兽医微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以及与微生物学有关的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和小型综述等。读者对象:国内外从事微生物学研究及与微生物学有关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
四君子汤:温和补气的“养生小分队”
时间:2025-05-23 11:53:35
今天让我们用口语化的方式聊聊这个经典的“四君子汤”。想象一下,你最近总感觉身体软绵绵的,吃不下饭,说话都没力气,照镜子发现脸色发黄——这时候老中医可能会端出这个方子,说它就像四个性格温和的“养生小分队”,专治各种“虚得慌”。
药材界的四大天王
这汤里的四位“君子”可都是大牌选手:人参是队长,专攻补气;白术像后勤部长,负责健脾;茯苓像勤快的清洁工,把体内多余的水湿排出去;甘草则是团队里的协调员,负责让其他药材好好配合。特别有意思的是,宋代人起名很有诗意,觉得这四味药补得温和不霸道,跟谦谦君子的气质特别搭,才有了这个文绉绉的名字。
专治各种“没力气”
现在年轻人常说的“丧”,在中医里可能就是“脾胃气虚”。具体表现可太典型了:吃饭像吃猫食,一碗饭扒拉半天;爬个三楼喘得像跑完马拉松;开会发言声音小得同事得竖耳朵听;上厕所时大便总不成形,黏马桶冲都冲不干净。最明显的是脸色——别人是白里透红,这类人却是像被漂白水泡过的秋叶,透着股蔫蔫的黄气。
古方能治现代病
别看这方子有千年历史,在现代照样能打。胃肠科医生发现它能给罢工的胃肠“上发条”——慢性胃炎患者喝了,胃胀能减轻;肠易激综合征的人服用后,那种一紧张就拉肚子的毛病会好转;连化疗后吃不下饭的肿瘤患者,用它都能开开胃。更神奇的是,现代研究还发现这汤能促进造血,简直像是给身体开了个“气血银行”。
三类人特别需要它
办公室里的“咖啡续命族”算头号适用人群——天天外卖配熬夜,脾胃早被折腾得奄奄一息。刚生完宝宝的妈妈们也合适,产后气血两虚时喝这个比猛灌鸡汤管用多了。还有大病初愈的患者,喝它就像请了四个康复教练,能慢慢把透支的元气补回来。不过要注意,那种舌苔黄腻、满脸油光的湿热体质可不适合,这就好比给发霉的屋子送暖气,越补越糟糕。
喝汤也要讲门道
现在药房能买到现成的颗粒剂,但老中医还是推荐用砂锅慢慢熬。煮的时候能闻到人参的甘香混着茯苓的草木气息,喝起来带点回甘。要是嫌药味重,可以加两颗红枣——但千万别自作主张加阿胶之类滋腻的东西,不然脾胃这个“快递站”又要堵车了。通常喝两周就能感觉吃饭香了,但要是喝了三天没反应,别急着加量,可能你根本不是“气虚型选手”。
下次见到家里老人把四君子汤当保健茶喝也别奇怪,这方子就像个温和的养生管家,帮现代人把透支的脾胃功能慢慢调回来。不过要记住,再好的方子也不能当水喝,找准自己的体质才是关键。